六十年前,中国第一家工业缝纫机制造商——上海工业缝纫机厂在黄浦江畔诞生了,这正是上工申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工申贝”)的前身。
六十年间,从一家弄堂作坊车间到十几家现代化工厂,从单一缝纫机到各类智能装备研发制造,从本土品牌到多品牌运营……
彼时或许并不曾想到,上工申贝从缝纫机起家,逐日成长壮大,终发展为全球连接技术领先的企业集团。
一甲子岁转星移,为造梦风雨兼程。上工申贝完成从民族品牌到国际轻工业企业集团的彻底蜕变,在国际全球化布局漫途中觅得新的注解。
时代日新月异,技术与观念层见叠出。六十载春秋洗礼之下的上工申贝,千磨百折,有进无休,历尽百折千回,终得否极泰来。时间轴串联起的绝非一家企业的成长史,更可谓中国轻工业史诗中的一部以针线织就的精彩篇章。
勇立潮头,奋楫者先。
企业自有其新时代使命。
1993年,公司改制为“上海工业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次年(1994)成功上市,成为国内缝制设备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实现资本证券化起步。
1997年,第200万台高速平缝机下线,公司更名为“上工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上工股份承接了同属上海轻工系统的协昌飞人公司有效资产,拥有了源自1919年的“蝴蝶”和源自1925年的“飞人”两大家用缝纫机驰名商标。从此,上海轻工的工业和家用缝纫机在上工股份的平台上得到了统一。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
真正令世界众目俱瞻中国缝制机械脉动之音,铭诸肺腑的是2004年跨越欧亚并购,并以此为标志开启跨国并购战略——当获悉上工股份以手头仅有的1700万欧元加承债方式收购德国杜克普爱华94.98%股权之际,瞬时轰动全球行业。
此去经年,回首二十年前的这场跨世纪经纬之战,当收购协议落笔的刹那,历史的齿轮已悄然吻合——诞生于一个半世纪之前的德国老牌企业杜克普爱华,如同被时光固化并封存的精密时钟。漫长的至暗时刻过后,终盼得重生契机。德意志工匠精神与东方民企智慧得以完美交融,齿轮与针脚交叠传动,继往开来续写无限可能。
收购绝非仅是资本的联姻,更是两种工业美学的深度探索。
负负得正的经典案例也绝非巧合,更是两家百年企业文化融合的结晶。
翌年(2005),与上海申贝办公机械有限公司合并,更名为上工申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以国际化战略为密钥,开启承载百年缝纫机工艺命运之门的上工申贝,以钢针为注脚,深深懂得唯精益求精,方能铸就非凡。
积年累月,公司素以在行业中超群绝伦的领先技术而著称闻名,亦正因具备卓越且革故鼎新的创造技能,让原本无可预知的未来,变得触手可及。
古罗马诗人有言,“上帝不响,像一切皆由我定”。
公司羽翼渐丰,于2013年重铸辉煌,再创佳绩——成功收购德国另一家百年缝制老店百福工业,以及在缝制自动化应用领域全球领先的创新企业KSL公司,迅速掌握包括缝纫机器人在内的世界顶级缝制技术。进一步巩固公司的全球行业技术领先地位,历史再次见证上工申贝强大的实力与影响力。
2016年,上工申贝实行市场化改革,引入民营资本成为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
上工申贝响应国家关于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加大了提升国内生产能力的投资力度。
纵观2015至2018三年来的长三角战术布局,实则是一场又一场的精密战略——先后投资设立主要从事标准化工业缝纫机生产的浙江上工宝石缝纫科技公司、与国内智能制造装备组装和关键零件生产基地的百福工业(张家港)公司,以及研发生产缝制设备电控系统的上海申贝电子有限公司。
公司还投资并控股了CAD软件开发和工业裁床、绣花机,以及非标特种程控设备制造的上工富怡智能制造(天津)公司。
未完待续……
相关新闻